为什么要做数字化工厂?
当前很多企业都在谈数字化工厂,那么,什么是数字化工厂?为什么要做数字化工厂?传统工厂与数字化工厂相比有什么弊端?下面详细介绍一下。
一、什么是数字化工厂?
数字化工厂(DF)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相关数据为基础,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中,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仿真、评估和优化,并进一步扩展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新型生产组织方式。
二、传统工厂弊端?
①人工统计,效率低且不准确
大家都知道,中国很多传统的中小型工厂中,对于设备生产数据的采集,大多数都是依靠人工完成。那么,人员存在一定的不定因素,进而导致数据的保存成了一个巨大的隐患。
人工统计的效率相对也较低。人工记录统计会造成数据不准确的问题,而且庞大的数据计算分析,对于人力是一个非常大的耗损,对于生产数据也不能完全实现实时更新。
传统工厂的数据很多靠着一张张的记录纸或Excel表,无疑是给未来的工作又增添了难度,而且工厂不能控制人员的流动,每一次的交接都可能导致数据的流失。
②、设备意外停机频发,造成大量损失☟
除了数据管理,设备意外也是传统工厂的一大痛点。设备意外停机不仅造成了生产的停滞,而且对于设备造成的隐性破坏不可估量。部分工厂为了预防设备的意外停机会工人巡检,造成了一定的人力耗损,也并不能全面检测到可能导致设备意外停机的因素。传统工厂通过手摸、耳听等最原始的方式,这样的检查方式使得很多设备的小毛病很容易就被忽略,造成工厂损失。
其次,也有工厂会购买大量的备用零部件来降低意外停机带来的损失,同时达到意外停机的维修需求,而现实情况是一些设备的意外停机故障周期很长,导致大量的备用零部件并没有派上用场,造成成本浪费。
三、为什么要做数字化工厂?
①、设备联网,数据自动上传反馈☟
对比传统工厂的人工效率问题,数字化工厂中,物联网的概念被运用到每一台设备上。设备与设备之间,早也不是信息孤岛,而是将人、设备,通过数据建立紧密联系。一个工厂管理者可以在手机或者PC终端观测到每一台设备的实时数据,而且可以随时收到设备的状态提醒。比如你设置了:轴承的温度超过80度,提醒温度过高。当设备高于80摄氏度时,就会立即收到提醒,实现了收集、分析、反馈的同步进行,大大缩短了时间,提高了决策的效率。
除了收集、计算、反馈等“去工人化”的功能,设备联网之后,还有一大好处就是数据的存储。大量历史数据,包括设备损失数据,也给后期工厂设备的很多操作都提供了参考意义。之后,再遇到工厂的人员流动,这些数据依然可以随时调用并完善保存。
②、设备意外停机预警通知,让设备时刻保持最佳运行状态☟
数字化工厂的运转过程中,设备的一切都被随时监控反馈,而意外停机发生之前,设备的某些参数会发生变化,此时设备就能在参数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预警通知,让设备故障在发生之前被发现及运维。也就是说,在故障发生之前,手机上就能收到相应的提醒,立即作出决定,从而保证工厂设备时刻处于最佳运行状态。
所以,即便是故障已经发生,也能在过去的设备故障统计里立即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,把损失降到最低。这也就是数字化工厂实现的重要一步,让预知未来成为智能工厂的一部分。
超市大家都不陌生,人工扫码入库和码货至哪一个货架是由WMS来告知理货员的。WMS的系统可以知道哪一排货架缺了什么商品;仓库内哪一种商品还有多少库存。不用跑来跑去频繁查验货架的货物存储量,只需等待系统下达的指令即可,这也大大降低人员的工作量。
当然,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是系统监测不到的,比如说,商品被偷了,或者说有个顾客拿了商品,过会转念一想又不想买了,把商品放置在了其他货架上。这时候,就需要我们的理货员定期做盘点了,盘点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这些系统监测不到的现象。这就形成了一套“可视化管理系统”。